考据与传说:在浦东寻找一段“蒙娜丽莎传奇”

责任编辑: decorationstree.com

由上海浦东美术馆展出的“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成为了今年暑期艺术大展。好的艺术作品和特色建筑的景观融合,让浦东美术馆再次成为社交媒体的打卡热门之地。

在诸多展品中,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的《蒙娜丽莎》是展览的中心,独占一个展厅。在主办方的介绍中,这部作品被称为最接近达•芬奇原作的一件复制品,此次展览是该作品诞生以来,第二次离开普拉多博物馆。

从文艺复兴时代甚至直至今日,达•芬奇都是一个全能型天才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流行文化的持续创作,还是在垂直学科的专业研究中,达•芬奇都堪称被“封神”的偶像。从《达•芬奇密码》一书的畅销和同名电影的票房记录,到一直被持续拍出天价的《救世主》画作,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伴随着超越百年的真伪争论,以及各个世代作品拥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是财富流转的复杂路径,更伴随着权力和话语权的争夺之战。按照现代商业社会的流行说法,“达•芬奇”已经成为全球闻名、穿越若干历史周期长盛不衰的“个人IP”。这个传说中相貌英俊,力大过人,游走于Boggia、Sforza、美第奇等暴君和政客之间的神人、狂人或者完人,不断制造话题和畅销书,更是世界各地热门展览的主题。他的油画作品(2012年伦敦)、素描(2019年伦敦)、到笔记本(2018年清华大学美术馆开幕),也在不断掀起热潮。

笔者由于行程冲突,未能亲临浦东美术馆再次一睹普拉多《蒙娜丽莎》的芳容。只能通过社交媒体上各位博主的分享,还原亲历者观看的体验。但很遗憾地看到,大部分的体验是失望的。大家的印象中,在巴黎卢浮宫的人群涌动中隔着玻璃反光看到的那幅小尺寸的、带着岁月包浆的《蒙娜丽莎》才是本尊。毕竟由于达•芬奇对该作的喜爱,该画被其带在身边,因此也可能是少数甚至唯一没有任何争议的达•芬奇存世作品。而普拉多版的《蒙娜丽莎》,在色彩上太过鲜艳,按照网上评论“这幅画有如中国年画般鲜艳的色彩”,很多观展者甚至吐槽说对这幅作品的艺术水准完全失望,不值得停留……

卢浮宫人潮汹涌的《蒙娜丽莎》观看现场
浦东美术馆普拉多《蒙娜丽莎》的观展现场
普拉多(左)和卢浮宫(右)《蒙娜丽莎》

确实,都少年来,无论是艺术行内还是普罗大众,对古画的修复一直存在各种争议。创出天价的《救世主》就因为修复甚多而饱受争议,甚至有人嘲笑佳士得说应该将其放到现代艺术单元拍卖,才更恰如其分。而伦敦和巴黎的两幅《岩间圣母》,在2012年被放到同一展厅展出时,其修复过的颜色对比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浮宫(左)和伦敦国家画廊(右)《岩间圣母》

其实,本次来浦东展览的普拉多的《蒙娜丽莎》,被大众观者的视野低估了其价值。深究一下作品的历史和有关背景材料,围绕这幅作品,其实充满了很多达•芬奇式的故事和揣测。如同展览官方介绍的,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一幅普通的仿品。虽然在1819年,普拉多博物馆成立之时就已入藏,但是在名作众多的普拉多博物馆,它一直被打入冷宫,直到2012年美术馆修复之后,才正式面向公众展览,让人得以一睹真容。

修复前(左)后(右)的普拉多《蒙娜丽莎》

在修复前后的研究过程中,普拉多博物馆对《蒙拉丽莎》进行了红外线摄影等数据采集和研究。人们惊奇地发现,普拉多《蒙娜丽莎》居然同卢浮宫的版本有极其相似的修改之处。考虑到作画时间和红外摄影术的发明时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两者是同时创作完成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幅(普拉多)对另外一幅(卢浮宫)的成品拷贝。基于这个简单而唯一合理的分析,普拉多博物馆也在2012年伦敦达•芬奇大展时公布了结论,即普拉多《蒙娜丽莎》是最接近原作的临摹。该画随后在2012年于巴黎展出,那也是这次浦东出展之前,普拉多《蒙娜丽莎》的唯一一次“出宫”。

官方认可的故事就这样结尾。但是,神奇的事情还不断发生。

假如我们仔细观察《蒙娜丽莎》的脸部细节和阴影,如其鼻翼,不难发现,画家的视角在两幅作品中有细微的不同。普拉多《蒙娜丽莎》左右更加对称,如同俯视。而卢浮宫的则左侧鼻翼更完整,如同侧视。

2013-2014年,德国邦贝格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两幅《蒙娜丽莎》的画家视角进行了估计,得出了一个更惊人的发现。

德国邦贝格大学研究报告
德国邦贝格大学研究人员恢复的作画场景

他们估算出,普拉多《蒙娜丽莎》的画家位于左边稍前,而卢浮宫《蒙娜丽莎》则在右边稍后。两者不但同时作画,两者的水平方向的距离大约6.4厘米。考虑到人的肩宽大约60-70厘米,两位画家不是肩并肩作画,而是安排了一个6.4厘米的水平距离,而这个距离,正好大约是人的两眼之间的距离。

基于世人对达•芬奇的遐想,研究人员因此提出了一个抓眼球的惊人猜想: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不但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品,也不仅仅是和达•芬奇原作同时完成的workshop作品,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3D图像的创作。而这个方法,同我们今天拍摄《阿凡达》等3D电影的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

Science News杂志报道《达•芬奇可能发明了3D影像》

事实上,假如我们对两幅《蒙娜丽莎》做适当的处理,并用3D眼镜去看的话,确实会看到一些立体的效果。笔者在清华大学教授《计算机视觉》课程的时候,也会每年让学生用两幅作品去尝试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等基本算法,并完成3D的合成。

当然,同红外图像下的修改这样的特征和两幅作品同时完成这样的解释不同,3D《蒙娜丽莎》还只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传说。

但是,当我们有机会站在这样的一个作品前,是否可以感受到达•芬奇就在我们的右边,露出同样神秘的笑容。如同Lorenzo Ghiberti将自己的头像嵌入佛罗伦萨洗礼堂的大门,边上写着他留给所有后世仰慕者的宣言:“你们来看我创造的艺术”。

文章编辑: decorationstree.com

展览“不信则无”: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薛莉:这个展览瞬间把观者拉回本世纪前十年。那是中国当代艺术狂飙的十年,艺术家普遍有“在野”精神。

抽象艺术家何伟:70%注定+30%偶然

薛莉:何伟发现,具体的形象很容易引起观者思考:这个人在干什么?是男的女的?而理性思考会阻碍观者进入感性。逐渐地,他把形象一点点剔除了。

蓝骑士艺术征件展:一场捍卫心灵的冒险

薛莉:这是一次向青年艺术家公开征集作品后的征件展。这群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呈现出与上两个世代创作者截然不同的面貌。

小丑与蝙蝠侠的斗争史,也映射着美国当代政治的变迁

范力文:在大多数时间里,这对宿敌的缠斗,也呈现着美国政治的两个端点,它们虽然迥异但内在互为一体。但如今,情况或许将大有不同。

“八方丝路”策展人陆於平:“丝绸之路”是多元且有弹性的

子川:大英博物馆此次特展,呈现了在公元500至1000年间,不同人群、物品和文化围绕丝绸之路的联结与流动。

西安“出壳”展:艺术对商业一次“硬刚”

薛莉:与艺术和商业的通常合作不同,这个展览由艺术家单方面挑选商户,提出艺术方案,再由商户决定是否合作。商户能接受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意吗?

对话蒲英玮:贴上标签,撕掉标签

蒲英玮说,一个艺术家总要面对很多石破天惊的时刻,因此TA必须拥有构建生命强度的能力,“能把自己的表达最终变成一种‘存在’,这就是厉害”。

重温“绿洲”:掀翻屋顶,抚慰人心

张璐诗:随着“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旋律响起,现场的听众被拧成了一股绳。在生活的难处面前,人们不会认为“煽情就是低级”。

《姥姥的外孙》:何以慰真情

范力文:影片尝试拆解并探讨一道现实问题:现代人可以物化一切的理性,是否也终会将亲情视为账目?

安东尼奥•帕帕诺:指挥家要尽力激发灵感,但演绎不是随心所欲

张璐诗:这位意大利裔的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表示,他理解意大利人的松散和热情,但管理乐团,必需注重专业和自律。

让海风穿过遗弃建筑,用树木残骸拼成森林

宋佩芬:在巴塞罗那亲历第15届Manifesta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感受艺术的沉思、疗愈与重生。